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人找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西高陵阜村陈廷谟,字献明,成安县西高陵阜村人

    西高陵阜村     2018-01-27 21:39:28     浏览:13    回复:1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西高陵阜村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    西高陵阜,辛义东南1公里处,据陈氏祠堂碑文记载,明洪武三十五年(1402年),始祖陈成从山西洪洞县陈家营迁此,定居于高阜之处,因取村名高陵阜,后分为两村,该村在西故名,也叫小高陵阜
    西高陵阜,辛义东南1公里处,据陈氏祠堂碑文记载,明洪武三十五年(1402年),始祖陈成从山西洪洞县陈家营迁此,定居于高阜之处,因取村名高陵阜,后分为两村,该村在西故名,也叫小高陵阜
    西高陵阜,辛义东南1公里处,据陈氏祠堂碑文记载,明洪武三十五年(1402年),始祖陈成从山西洪洞县陈家营迁此,定居于高阜之处,因取村名高陵阜,后分为两村,该村在西故名,也叫小高陵阜
    西高陵阜,辛义东南1公里处,据陈氏祠堂碑文记载,明洪武三十五年(1402年),始祖陈成从山西洪洞县陈家营迁此,定居于高阜之处,因取村名高陵阜,后分为两村,该村在西故名,也叫小高陵阜
    西高陵阜,辛义东南1公里处,据陈氏祠堂碑文记载,明洪武三十五年(1402年),始祖陈成从山西洪洞县陈家营迁此,定居于高阜之处,因取村名高陵阜,后分为两村,该村在西故名,也叫小高陵阜
    西高陵阜,辛义东南1公里处,据陈氏祠堂碑文记载,明洪武三十五年(1402年),始祖陈成从山西洪洞县陈家营迁此,定居于高阜之处,因取村名高陵阜,后分为两村,该村在西故名,也叫小高陵阜

    明朝科举名单

     

    天啓二年壬戌科殿试金榜1622年)壬戌科殿试金榜
   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 。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77名。第三甲
    赐同进士出身共329名- 陈廷谟
    天启元年 自幼聪慧,过目不忘,不但学业优秀,且喜文善诗,获老师器重。(公元1621年)在乡中举,次年京城中进士。初任山东沂水知县,天启间,后调任益都(现在的青州)。钟羽正为撰()(去思碑)。崇祯元年任擢御使,去。(见天启六年劝农亭碑,又见锤羽正传)(去思碑),因政绩卓越,升任河南道督监河东,任满奉诏进京,升任监察御史。此任期间,曾被钦差为四川巡抚等职。陈廷谟有弟兄三人,兄名永寿,早卒。弟名廷谏,曾任武英殿中书舍人。陈廷谟育有四子,长子过继给兄,其余三子为陈弘、陈言、陈心。

    陈廷谟,字献明,成安县西高陵阜村人,生于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卒于崇祯十年(1638年)享年46岁。为官清正廉明,有胆有识,爱民如子,口碑颇佳。关于他的“悬椅警世”、“一本奏倒七十二官”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,被后人编成戏曲,至今还在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四川等地广为流传。

    传奇故事一:悬椅警世

    陈廷谟任河南道督监河东期间,一次到了洪洞县境,听到街上人议论纷纷,传言有场官司正打得不可开交,他便微服进行了暗访。

    原来打官司的这两家,一家姓韩,是进士,一家姓胡,为解元,都是有钱有势的人。韩进士的妹妹嫁给胡解元为妻[1] 。胡解元的后母很年轻,与胡解元关系暧昧。韩妹过门后引起后母忌恨,在后母挑唆下,夫妻经常生气。胡解元要休妻另娶,韩进士兄妹据理不依,于是官司打到县衙。

    在公堂上,胡解元说韩妹在家不贞,刚娶过门就身怀有孕。韩进士兄妹说是造谣中伤。双方争执不下,知县便令人查验身体,岂料此人早被胡解元收买,验罢说韩妹已有身孕三个月,知县信以为实。韩妹面对诬陷悲愤万分,心想,事到如今,只有舍出性命,才能洗掉自己不白之冤。因此,只求当堂剖腹验证。韩妹夺过衙役利刃,向自己腹部刺去。

    正在堂上听审的陈廷谟急欲上前阻止,可为时已晚,悲剧已然发生。陈廷谟亮明身份,验证了尸体,将胡解元一干人等拿下,将县官革职为民,民众无不拍手称赞。为警示后人,陈廷谟让人把韩妹剖腹坐过的椅子用铁链悬挂在县大堂。一直到清朝末年,椅子仍在洪洞县大堂高悬。此事传闻久远,后人把它编成一出戏,取名《访洪洞》,又名《陈巡案》。

    传奇故事二:一本奏倒七十二官

    明朝末年,政治腐败,民不聊生,义军四起,社会大乱。很多官员便趁机贪赃枉法,搜刮民财。

    陈廷谟生性耿直,嫉恶如仇。在出外巡察中,发现很多官员的罪行,他怒不可遏,冒着生命危险,向朝廷一本参奏了72名官员。

    这事在朝野震动很大,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,甚至仇恨,有的还向朝廷告了御状。在贪官横行的情况下,这一本成败很难预料。他深知,准奏,为民申张了正义,朝廷会更加重用;败奏,就有杀头之祸。

    恰在这时,父母先后病逝,陈廷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奔丧。途中遇好友左良玉进京,便托他打探这一奏本的消息,并约定及时往回报信时,喜讯入东门,凶讯则进西门,以便准备后事。

    左良玉进京后获知皇上准了陈廷谟的奏本,并准备拟旨表彰嘉奖。于是急忙差人向陈廷谟报喜。也不知左良玉没向报信人交代清楚,还是报信人贪走近路,从邯郸道上扬鞭策马进了西门。当陈廷谟闻知送信人进的是西门,误以为大祸临头,当即自杀。究竟陈是怎样死的,至今还是个悬案。差官回奏陈廷谟因病而卒,皇上降旨厚葬,并在城里赐建牌坊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村民评论
    陈福辉2019-02-10

    当官要为民做主!

    回复
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